先天性脊柱裂

先天性脊柱裂

日期:2018年5月16日(星期三)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先天性脊柱裂

先天性脊柱裂(Spina Bifida)是一種神經管發育缺陷。病原是胎兒的脊椎骨及神經管未能順利閉合的先天性障礙。其主要可分為三類型,包括隱性脊骨裂、脊髓膜膨出及脊髓脊髓膜膨出。

最常發生在嬰兒身上(大約5%)的是隱性脊骨裂,症狀是最輕微的。另外兩種的發病率比較低,約一萬個嬰兒會有一位患上,而大多數都是發生在下背部位置。

隱性脊骨裂的一般表面症狀包含椎間局部有毛、凹窩、暗斑或腫脹,成因可以是遺傳或環境因素。有報告指出,若父母其中一人或已有子女曾患有脊柱裂,那接下來的下一胎孩子患病率是大約多4%。另外,如果妊娠期間攝取不足夠的葉酸,也可造成脊柱裂。在診斷方面可以為孕婦做羊膜穿刺及超聲波檢查,若果羊水中含有高量的胎兒蛋白,患脊柱裂的機會則相對較高。

若真的檢驗出嬰兒患上了脊柱裂,家長們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大部分脊柱裂都是隱性的,很多時也不需要即時醫治,但脊髓脊髓膜膨出就要做手術治療。

當嬰兒漸漸長成人,這個隱性脊骨裂會有15%的機會變成另一種脊骨病症,就是脊骨滑脫。因為先天的脊骨不能固定,因此當成長後,腰椎第四、五節會容易向前滑脫,而導致壓住腰椎神經線,造成腰痛及腳痺。患者可透過X光片清楚地確診是否因隱性脊骨裂而導致脊骨滑脫。在治療方面,如果不是4或5級的滑脫就不需動手術。而非手術治療的話,可以使用脊醫手法矯正來治療。使用準確的矯正治療,再配合物理治療來止痛和消炎,效果會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