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後要接受盆骨矯正

坐月後要接受盆骨矯正

日期:2017年11月13日(星期一)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坐月後要接受盆骨矯正

作為一位女兒有16個月大的爸爸,我深深體會到媽媽對寶寶所付出的一切,是多麼偉大!看着女兒出生後,太太努力照顧女兒。因為餵奶需要彎腰、頭向下、左手抱住女兒,這些姿勢每次最少要維持半小時以上。在女兒約2個月大時,太太的身體開始出現疼痛,部位包括肩頸、腰、盆骨、手肘、手腕及膝蓋等,周身痛楚,相信不少新手媽媽都有過這種經驗。

除了周身疼痛外,一般新手媽媽可能不會察覺到,其實在懷胎十個月的過程,寶寶在肚裏不停長大,因此也容易令盆骨出現移位。到了分娩後,移位的盆骨自然也會為新手媽媽帶來痛楚。

移位盆骨有幾個特徵:

1. 仰臥睡覺時,會看到一邊盆骨高起來,並不是兩邊都貼在牀上。

2. 當仰臥時,雙腳拍起來再屈起,可看見一邊的膝蓋偏高。

3. 如果站立照鏡時,會看到一邊的前盆骨(ASIS)比另一邊突出。這代表盆骨有扭轉的情況。

4. 一邊膝蓋或腳板最近多了疲累感覺,有時也有痛楚。

要醫治錯位的盆骨,可利用脊醫獨門手法矯正術為盆骨復位。一旦盆骨回復平衡,不再高低扭轉,身體的痛楚自然消除得到痊愈。另外,新手媽媽也要緊記,盆骨矯正後一定不可蹺腳或長期坐下,因為這會影響盆骨位置。一般盆骨矯正只需一至兩次就能見效,若移位時間愈長(等到寶寶一歲才開始接受矯正治療),身體脊椎的舊記憶就愈難清洗,而所需的治療時間就相對愈長。建議新手媽媽在坐月後就開始接受盆骨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