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創傷及勞損

日期:2014年1月
報章:Golfdigest
標題:高球創傷及勞損

美國有很多脊醫會接受為期兩年的專業治療高球痛症訓練,課程包括課堂知識及實踐階段,以了解及分析高球員打球受傷的成因及姿勢,從而設計一套完善的治療療程,包括:脊醫手法治療、肌肉痛症治療及運動復康治療等。而每個療程是因應個別患者的受傷情況來度身訂造,令患者得到最佳的痊癒效果。

當高爾夫球員受傷後,很多醫生都會建議他們先停止打球,待身體完全康復才打;但在脊醫角度來說,只要找出導致受傷的原因、改善打球姿勢,再接受適當的治療;這樣,在受傷期間也是可以繼續進行高球運動的。

以下是高球員最常患的五大痛症,希望能讓讀者更了解高球創傷及預防受傷的機會,享受打高球的樂趣。

(一)腰背痛 (Low Back Pain)

腰椎主要分為一至五節(L1-L5),每節椎骨都有神經線聯接不同部位的肌肉及內臟器官,而腰椎的神經主要掌管腰以下的部位。腰背痛在現今社會很是普遍,約有80%人士患有腰背痛。大部份患者都會採用「忍得就忍」的不良觀念,不加理會;或是服用止痛藥、使用止痛貼及按摩等來舒緩,逃避求醫。但對於打高球的人士來說,如患上腰背痛,就會影響打球水準,絕對不容忽視。打高爾夫球需要不停扭動腰骨及盤骨,當腰椎出現移位,加上熱身運動不足,就很容易形成勞損及加速退化,出現腰背痛。患者除了常受痛楚折磨,嚴重者更會出現腳痲痺及走路無力,甚至腿部肌肉萎縮。

(二)手肘痛 (Elbow Tendonitis)

手肘痛可以發生於手肘內側或外側。當球員揮桿時,手肘內側的肌肉會不停受壓,因此手肘內側的發病率會比較大。痛症會導致手肘腫痛發炎,嚴重時更可讓手肘以下部位出現痲痺,拿東西或揮捍時出現無力及刺痛。在這情況下需立即求醫,可以進行超聲波、針灸等治療,及配帶護手肘套來舒緩,平時也應多做舒展手肘肌肉的運動來預防。

(三)膝痛 (Knee Pain)

膝蓋的毛病,會不知不覺的發生在我們身上,而在上落樓梯的時候最容易發現,因其會讓你感到酸痛無力,早上的痛感會較為強烈辛苦。膝痛可以分勞損性(Wear & Fear)及退化性(Degeneration)兩種。勞損性膝痛的主要成因是經常走路、打球勞損、創傷後不加醫治處理……日積月累便會出現軟組織勞損,嚴重者更會有撕裂的情況。至於退化性膝痛主要是由於膝關節的軟組織(骨膠原)流失,令關節與關節不斷摩擦而造成痛楚。兩者相比,勞損性膝痛可以使用脊醫治療來醫治,而退化性膝痛就只能靠保健食品,讓身體自行吸收來修補流失了的組織,建議可選擇骨膠原補充劑。

(四)足痛

要有健康的雙足,才能走更遠的路。對於高球員來說,經常步行也是少不了的。每個高球場都有一定的面積,有時在投入打高球時,也會不知不覺地走了一整天,因此就很容易患上足痛。足痛是高球員常見的痛症,其主要成因如下:

1 ) 走路過多出現足底筋膜發炎。
2 ) 走路時姿勢不正,形成足部及腳骨移位。
3 ) 患上扁平足等足部問題。由於足橋內側出現下陷,導致雙足承重不平均,身體左右不平衡,容易產生足痛問題。嚴重者更會影響盆骨、腰及頸椎。

以上首兩種成因可以使用脊醫治療。至於第3種成因則需配戴適合的輔助用品,如:矯形鞋墊,來幫助改善痛症問題。建議多走路的人士,平時可選擇足浴來舒緩足部。

(五)頸痛 (Neck Pain)

相比以上的痛症,頸痛的發病機會比較少,但仍然是高球員經常受傷的位置之一。在打球時,腰盆盤會帶領背部、肩膀及頸部轉動,如果扭身揮桿的姿勢不流暢,過份用力,就會扭傷頸部,導致頸椎移位。此外,長期低頭看球,也會影響頸椎弧度。頸椎移位和弧度不足,都會讓肩頸容易疲倦,嚴重者更會出現手麻痺無力、頭痛頭暈、視力模糊等。如發現頭肩酸痛,過了一段時間還沒有好轉,就應及早找醫生作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