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神經循環治頭痛頭暈

增加神經循環治頭痛頭暈

日期:2019年04月24日(星期三)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增加神經循環治頭痛頭暈 脊醫(Chiropractic)主要是用手法去治療病人的脊骨關節,及其他手腳關節問題。從始創人Dr.D.D.Palmer開始,脊醫的治療目的是為病人做適當脊骨矯正而達到脊椎神經不再受壓,神經循環便可以回復正常。 神經循環跟血管循環一樣重要。神經循環是指從腦部經過脊椎,傳達訊息到我們手腳,再從手腳傳送訊息到我們的腦部。如果我們脊骨出現錯位或移位,鄰近之神經線便會受壓,導致身體出現病症包括頭痛、頭暈、手腳麻痹、肩頸膀痛、胃痛、呼吸不順、心口痛等病徵。 因為脊骨有26節,每一節是控制不同身體部位及相關之器官。一個好例子就是當頸骨第一節移位,可以帶來C1神經線受壓。身體對應C1之部位是頸部血管、大腦垂體、頭皮、面部、腦部及交感神經系統。受壓後便出現頭痛、頭暈、失眠、高血壓、健忘症及倦怠。 在脊骨神經科的理論上,身體不適不只是器官或部位出現問題。其實是因為神經循環不順所引致。身體本身有自癒能力,但因為各種原因,抵抗力會變差,自癒力也減低了。如果我們能保護神經循環,自癒力就可提升回來,傷風感冒也自然減少。 頭痛其實不是一種病症,反而是一種病徵,是身體出現問題,才有頭痛。所以不能食止痛藥,要找出因由,是否腦血管閉塞、中風、腦癌、睡眠不足、藥物或食物過敏、頸因性頭痛等。很多病人患頭痛已經很久,看過西醫或專科,也照過磁力共振(MRI),但是醫生也找不到原因,才懷疑自己頭痛是否跟頸骨移位有關。其實每位患頸因性頭痛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一定有頸痛及前頸肌肉個緊,必須仔細檢查。

中西合璧治療坐骨神經

中西合璧治療坐骨神經

日期:2019年03月25日(星期一)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中西合璧治療坐骨神經 患坐骨神經痛症來求診的人愈來愈多,可能因為現在都市人運動少,又經常久坐,導致腰及盆骨出現了移位。 大家有所不知,原來坐骨神經痛病發時,走路會出現痛楚,只能走一兩分鐘便要坐下。但如果久坐後站立時,也會有刺痛的感覺,站立不安。其實,一般患者發病初期是不會有特別痛楚,只是會有一般疲累腰痠的感覺。過了一段時間才有腳或腿刺痛、拉扯或麻痹的病徵。另外由於腰椎第四、五節 (L4、L5)神經受壓的關係,一些病人會感到排尿困難、尿頻、血液循環不良令腿部水腫、腳無力、足踝腫痛及小腿抽筋等。 不同年紀人士,病徵都會有所不同,而治療的方法及時間也有差異。但如果可以在病發一個月內接受脊醫治療,康復的機會便大大提升。在治療方面,當病人確診出L4、L5移位令神經受壓,脊醫便會用手法矯正術來治療。雖然脊醫是以西方醫學為基礎,但現在的香港人也開始接受中醫的醫學理念。而當脊醫治療坐骨神經痛患者時,也會採用中醫的治療理念。這就是<<黃帝內經>>記載「筋長一吋,壽延十年」,「筋縮則亡,筋柔則康」及「骨正筋柔,氣血自流」。 我發現很多患坐骨神經痛的病人,他們的腿肌肉是比正常的硬,當做SLR Straight … 閱讀更多

全身疼痛怎麼辦

全身疼痛怎麼辦

日期:2019年02月19日(星期二)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全身疼痛怎麼辦 有時候一些疼痛病人,因為全身都感覺痛楚,就連服用止痛藥或物理治療後,也不能解決疼痛問題。56歲的陳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婦。她兩年前開始出現肩頸背痛。當時並未有特別注視問題,以為只是一般疲勞過度所致。慢慢地,痛楚開始加劇,更開始影響她的日常生活,每晚都睡得不好,早上起床特覺疲累。而肩膀經常重得像被石頭壓住、頸部也無法自然扭動、腰盆及腳部常常感到拉扯,有時走路不夠十分鐘已經有無力的感覺。另外,上落樓梯時膝蓋會發出聲音,前膝蓋也感痛楚。 她進醫院做了一個全身檢查,醫生為她檢查關節炎指數、甲狀腺及全身的磁力共振,檢查報告一切正常,醫生也只能繼續給陳女士配方止痛藥。陳女士沒有就此放棄治療,亦嘗試找中醫檢查及針灸,情況有一點好轉,但也只能康復三四成。 作為脊醫,第一樣要做的事是為陳女士做姿勢檢查,發現她患有高低肩膀及盆骨,背脊有寒背及頭部前傾。而陳女士的疼痛情況正正就是與脊骨有關,由於以上的問題令脊骨的位置出現錯位壓住神經線。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們的頸椎及骶骨是控制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一旦錯位便會出現不同的痛楚及心跳不定、呼吸不順、腸胃大便問題等。陳女士在醫院裡的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因此更可以確診她的痛症是來自神經受壓所致。一定要用脊骨矯正法去矯正脊骨,便能得到痊癒。 經過20次治療後,陳女士終於不再受到痛楚煎熬,但仍要注意脊骨健康,每天做伸展運動及注意姿勢。

孕婦腰痛不可輕視

孕婦腰痛不可輕視

日期:2019年02月01日(星期五) 報章:環球新聞時訊報 標題:孕婦腰痛不可輕視 很多孕婦會面對腰痛的問題,不過為了BB,她們大多會欣然忍受,並且以為是懷孕的必經過程。 其實,孕婦腰痛不是必然的,可能是因脊椎及盆骨問題引起,隨時令生產時的難度增加,痛症更可以持續至產後,所以絕不可輕視。 孕婦妊娠期腰痛的成因可包括: (1) 因為腰腹部承重,增加骨盆及腰椎的壓力。 (2) 由於荷爾蒙的改變,身體會分泌出「鬆弛激素」以鬆弛全身的骨骼及肌肉,但這樣會引致韌帶負重增加,令肌肉產生疲勞。若孕婦上班時大部份時間是坐着,或時常翹腳、常穿高跟鞋,或本身有扁平足或高跟足,或工作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本身是寒背或脊柱側彎患者等等,更容易出現腰痛。 部份媽媽產後腰痛會大大減少,甚至消失;但如果本身有很多不良的姿勢習慣或脊椎問題,這些腰背痛問題,產後仍會持續帶來影響。 … 閱讀更多

改善姿勢治療手麻痺

改善姿勢治療手麻痺

日期:2019年01月15日(星期二)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改善姿勢治療手麻痺 手麻痺是脊醫最常遇到的。病人手指、手掌、手肘、手臂會出現一些像螞蟻走過、針刺或麻木的感覺。恍如手在睡著了,一點知覺也沒有。最近一個案例:38歲的陳先生是一位工程師,最近一個月中指及食指常常有麻木感覺,再詳細了解後,發現除了手指,他三個月前也試過頸痛,不能轉左右,但休息及服食止痛藥過後便舒緩了。 脊醫為陳先生照了X光,發現他的頸骨已完全失去了弧度。從側面看他的頸椎弧度是直的,而正常的頸椎弧度應該大約是31至40度左右。當頸椎失去正常的生理弧度,便會容易造成頸骨移位,壓住神經線,手或肩自然會感到痛楚及麻痺,長期的神經線受壓,會引起手部肌肉萎縮及出現無力情況。 導致失去頸椎弧度的幕後黑手,其實是由於不良姿勢,如寒背、低頭族、蹺腳、側身坐等。美國的一位脊醫DR. DONALD HARRISON,用物理學和生物學的理論,去研究頸和腰椎的生理弧度如何影響身體造成痛症,最後他成功繪畫出最完美、神經線不會受壓的脊骨模型。脊醫可以根據這個模型來透過X光判斷病人的脊骨情況,而做出適合的治療方案。 根據Dr. … 閱讀更多

駕車人士最易頸椎痠痛

駕車人士最易頸痠痛

日期:2019年01月04日(星期五) 報章:環球新聞時訊報 標題:駕車人士最易頸椎痠痛 有些針對職業司機健康的調查發現,高達半數的的士司機,在過去一年曾發生下背痛或頸部痠痛的情況。原因包括長時間開車、姿勢不良、搬重物及長時間重複性的動作。尤其長時間開車,稍不注意就會形成頭向前傾、下巴突出、肩膀向前(圓肩)、彎腰駝背等不良姿勢。 此外,長時間固定不動的姿勢與繃緊的神經,都會使頸部及肩膀肌肉容易僵硬,例如新手開車時,總會不由自主地緊抓著軚盤,時間久了就會引起肌膜疼痛。當不良姿勢和過份疲勞累積時,就會影響脊骨健康,造成脊骨移位或變形的問題,各樣痛症也會一一纏身。 人體的皮膚、血管、肌肉、韌帶、骨骼等,都滿佈神經末梢,而在頸椎附近緊貼著很多重要的神經線及椎動脈,因此當頸椎受傷或錯位時,椎動脈會因而作出收縮反應,減少血液輸往腦部,使患者出現後枕與頸背地方僵硬痠痛、頭痛、臉部痛楚或頭暈等現象。嚴重者更會頸膊疼痛、肩膀、手部甚至手掌痺痛等,並可能有上肢麻痺或上肢部份肌肉乏力的情況。 當身體肌肉產生痠痛時,其實是一個保護身體的警號,提醒我們身體的某一部位出了問題。正視問題所在,並及時找專業醫療人員醫治,這是愛護身體的做法。在接受適當的治療後,疼痛和不適的感覺會減少,而原本在上肢出現的病徵,會相對減輕甚至消失,並似有向頸椎的方向退卻的情況,這標誌著頸患有良好的進展。 最有效減少出現頸背痛機會的,其實是保持活躍及擁有積極態度。多做舒緩肩頸運動,可放鬆頸部過緊的肌肉,減少肩頸痠痛和頸椎移位的風險。

成年人扁平足多關鞋事

成年人扁平足多關鞋事

日期:2018年12月07日(星期五) 報章:環球新聞時訊報 標題:成年人扁平足多關鞋事 現今的都市人中,至少有60%的人腳部有健康毛病。最常見的腳部問題,大部分來自於腳長繭、足部疼痛、足部結構變形、扭傷後不耐久站或久走、穩定性差、容易跌倒及腳臭等情況。以上情況可能關乎不同痛症,但這些不同痛症,最終可能和扁平足有關。 我們每隻腳有26塊骨頭,由多條韌帶及肌腱帶把它們連繫一起。腳部內側呈拱橋形狀,稱為足弓,足弓的作用是吸收走路及跑跳時產生的震盪。扁平足就是患者腳內側的拱橋出了問題而下塌,吸震能力受影響,因此患有扁平足的成年人,很多都會出現腳踝或步姿的問題。 初期的扁平足一般沒有明顯的病徵,但在外觀上仍可察覺足弓呈塌陷的情況。大家可以做一個簡單測試:若站直時,足弓位置連一隻手指也放不進去,便有可能患上扁平足了。當然,實際的診斷可能需要照足部X光、來確定骨骼的形狀和位置,以及有否異常的黏連。 扁平足成因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影響兩大類。令人驚訝的是,在本港,發覺大部分成年人的扁平足問題,都和後天長期穿着不合適的鞋履有關。 治療扁平足的第一步,是改善腳部因扁平足而產生的不良人體工學。因扁平足會改變了正常的走路姿勢,因而較容易引起其他骨骼及關節毛病,甚至導致長期的腳痛、膝痛及腰痛。度身訂造合適的鞋墊,便可改善腳部的人體工學,減少扁平足的影響及減慢它的惡化。 但由扁平足引起的腳痛、膝痛、腰痛等,未必因使用了合適的鞋墊,便可即時改善,必須仔細檢查清楚,逐一給予針對性的復健及運動治療,及早改善。

坐骨神經痛症可大可小

坐骨神經痛症可大可小

日期:2018年12月03日(星期一)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坐骨神經痛症可大可小 上星期日為新家園協會的基層新移民人士做義診服務。我和一班脊醫及推拿師義工團用了三個半小時時間接見了大約150名痛症人士。當中大部分也是坐骨神經痛及腳痛。因為他們在香港大部分都是從事勞動工作,包括酒樓、搬運、地盤等,常常受到勞損。他們告訴我們義工,起初只是一般腰痛,有一點酸酸感覺。但慢慢地腰痛就開始伸展到腳走路時,腳會有一點拉著,只可以走一、兩分鐘便要坐下休息。有一些發病時,腳會感覺麻痺無力,但因為收入問題,他們不能放假休息,只好服用止痛藥或看看跌打醫師來止一止痛。我們為一位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做了腰骨矯正。為腰肌肉做推拿按摩,還教授一些伸展運動來減輕病情。做完後,他感覺腰的壓力少了,走路也可以舒服點。但因為問題比較長時間,所以不能一次便可治療好。但我相信如果仔繼續做治療,情況一定有好轉。 對於一般患腰痛人士,我常常建議他們一定要照一次X光來看看腰椎第四、五節 (L4,L5)有沒有退化或移位。如果有就一定要及早治療,免得後患無窮。大多數在X光裡,脊醫會留意腰骨是否有骨刺,這是代表腰骨出現了勞損,令到軟骨包括椎間盤、韌帶有磨損。另外,腰骨正面是否直,側面是否有正常生理弧度,這是非常重要。因為若果正面的腰骨有一點側彎,偏向一邊就會影響腰椎神經線的位置,造成腰椎神經線受壓,嚴重可以導致坐骨神經痛。如果側面的腰骨欠缺正常生理弧度,可以產生腰椎過份受壓,盤骨出現移位。 坐骨神經痛的一個共通點是臀部肌肉過緊,走路會感覺痛楚,因此每一天要定時伸展腿肌肉,不要久坐及走路不能超過半小時。一些對坐骨神經痛有幫助的運動,如游泳,可讓身體放鬆,也可以伸展腿肌。坐骨神經痛人士切勿向前彎腰,因為這樣會加大椎間盤壓力,導致突出。最後,若果腰痛問題長達半年也沒好轉,就應找脊醫做一次脊骨檢查及評估了!

留意孩子會否內八字腳

留意孩子會否內八字腳

日期:2018年11月09日(星期五) 報章:環球新聞時訊報 標題:留意孩子會否內八字腳 父母照顧子女當然無微不至,子女每個成長的階段,父母也要關注不同的問題。就像孩子初學走路時,很多父母擔心他們能否走得穩。對於初學走路的孩子(約2至4歲)來說,最容易出現內八字步態(俗稱「內八字腳」)的問題。要留意的是,女孩出現內八字步態的比例高於男孩,約為2比1。 發生內八字步態的主因是髖關節旋轉(Hip Rotation)異常,最常見為股骨向內扭轉(Internal Femoral Torsion)。這會導致股骨頭前傾(Femoral Anteversion),加大走路時的不平衡,孩子為免走路時跌倒,腳掌會不自覺地向內傾斜,日積月累形成內八字腳的步態。 … 閱讀更多

頸因性頭痛的病徵及檢查方法

頸因性頭痛的病徵及檢查方法

日期:2018年10月19日(星期五)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頸因性頭痛的病徵及檢查方法 一般人出現頭痛時都會先服用止痛藥,希望可以藥到病除。我在診所裡見患頭痛的病人時,他們也訴說起初服用止痛藥真的有幫助,不過慢慢地頭痛又會回來,而出現頭痛的次數也漸漸頻密,一星期有一至兩天頭痛得不能工作。 這時候,他們便會去找西醫做檢查,但發現一切正常,沒有腫瘤,也不是血管堵塞。沒有生命危險,不是不治之症如腦癌或中風、爆血管,但又找不到原因,唯有繼續食止痛藥。 其實下一個需要檢查的部位是頸部!第一,做一個頸椎X光或磁力共振,看看頸椎有沒有失去了弧度,頸椎第一、二節有沒有錯位或移位。第二,就是檢查頸部的活動能力是否正常。頭可以向上向下,轉左轉右嗎?如果頸部的活動範圍受到限制,那就代表頸椎出現了問題。第三,了解病人本身有否長期肩頸痛。不只是累或疲倦,而是有頸痛或只要輕輕按頸部、肌肉也感到痛楚。有時病人會告訴我,他們常常有「瞓捩頸」,或早上起床頸部特別痛或僵硬。這正正就是頸因性頭痛的病徵了! 因為頸椎第一、二節神經線是控制腦部、眼、耳的運作。如果頸椎第一、二節有出現移位,便會壓住神經線,出現頭痛、頭暈、耳鳴、眼疾等問題。因此,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做頸椎矯正。另外,也需要看看病人的頸椎弧度是否有問題。如果過直就要為病人矯正頸椎,及教授合適運動確保可以完全康復。 一般都市人因為長期用手機,容易頭向下傾,令頸椎第一、二節移位。建議大家每一小時要做伸展運動,最少也要頭向上頸向後拉,確保頸椎有正常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