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學童脊骨檢查

每年學童脊骨檢查

日期:2018年10月02日(星期二)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每年學童脊骨檢查 暑假剛完畢,孩子們已回到校園生活,開始新的學期。每年暑假期間看得最多的症就是學童。有很多家長都會帶他們的孩子來到診所,接受學前脊骨檢查及寒背評估。參加學童脊骨檢查的人一年比一年增多,原因是(一)家長了解護脊知識,開始重視脊骨保健;(二)有賴脊醫協會不停在傳媒推廣護脊知識。 一般為學童檢查的內容,首先是檢查脊骨及姿勢有否出現寒背、頭部向前傾及出現圓肩膀(Rounded Shoulder)等問題。接著就是要求他們向前彎腰,利用脊柱側彎儀器為學童檢查有否患上脊柱側彎。如果向前彎腰時,一邊肩胛骨有突出,儀器上就會顯示度數的偏差,這就可能是患上脊柱側彎的早期病徵,然後就需要接受X光檢查來作進一步確定。 除此之外,還會檢查學童走路的步姿,主要是檢測有否患上入字或外八字腳。形成此問題的成因可以是髖關節出現錯位。其中有一案例,張太的4歲女兒由於有入字腳的問題,令雙膝頭經常互相摩擦而跌倒,因此前來看脊醫。從張太口中得知女兒自小就喜歡內屈雙腳成「W」型而坐,慢慢成了習慣。其實這種坐姿很容易令髖關節錯位。我為她的女兒做了盤骨及髖關節矯正,然後再教張太如何每晚為女兒做關節向外的按摩手法。經過兩星期的治療及每晚按摩,女童的入字腳大大得到改善,走路沒像以前那樣容易跌倒。 孩子如能每年做一次詳細的脊骨檢查,對他們的成長是很有幫助。另外,如果能養成良好的執書包習慣,防止背負過重的書包上學,更能有效地降低患上脊椎痛症毛病,預防寒背發生。

低頭族小心頸椎移位

低頭族小心頸椎移位

日期:2018年8月17日(星期五) 報章:環球新聞時訊報 標題:低頭族小心頸椎移位 何女士今年43歲,從事網上媒體行業,需要經常使用電腦,約一年前開始出現頭痛情況,起初每星期出現兩至三次頭痛,但頭痛次數陸續增加,痛楚的範圍也由頭部後腦位置一直向下伸延,直達兩肩。 其實在現今的香港,像何女士的個案可謂無日無之。就算工作並非要長時間用電腦,大部分人每天用電腦、手機的時間都不會短,而且很多人在使用電腦時,都會不自覺地把頭部的重心向前傾,形成臉部向下,肩膀向前屈曲,手部缺乏承托,並且經常會維持一段長時間。再加上缺少運動,肌肉僵硬難以舒展,因而很容易就會感到肩、頸、膊痛。 這時,頸椎很有可能已經出現移位了,嚴重者更會出現手部痺痛無力、肌肉萎縮、頸椎間盤突出、增生骨刺及加速頸椎關節退化等問題。痺痛的出現,是因為當頸椎第六、七節移位,神經線受壓,周邊肌肉會收緊,患者不單感到肩頸疲勞疼痛,有時更會出現手痺痛,感覺好像螞蟻爬過,痛則有如閃電,並可以由手臂一直伸延至手指尖。 一般來說,接受適當的治療後,疼痛和不適的感覺應會減少,而原本在上肢出現的病徵會減輕甚至消失,並似有向頸椎的方向退卻的情況,這標誌着頸部問題有良好的進展。相反,若一直得不到適當醫治,疼痛和不適會加重,並由頸部擴散至肩部、上臂、手掌,甚至有上肢麻痺或上肢部分肌肉乏力的情況,對生活造成很大影響。 最能減低頸椎痛風險,就是多做伸展運動,注意日常姿勢,尤其應注意電腦與電腦枱的高度,避免長時間做「低頭族」。 萬一出現頭頸痛或手痺痛而久久未能改善,應盡快找專業醫療人員作出診斷,及接受適當的治療。

關節需要保養

關節需要保養

日期:2018年9月14日(星期五) 報章:環球新聞時訊報 標題:關節需要保養 關節是在人體中,骨骼與骨骼之間互相連接並能活動的部位,有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在人體內組成關節的部分,包括關節面、關節腔、關節囊、韌帶和肌腱。有些關節可以自由活動,有些只能微動,而有些是不能動的。關節的活動程度是取決於關節本身的位置、神經的支配及其周圍肌肉的配合,在一定範圍內活動。 關節除了可以用活動功能來分類之外,還可根據關節的構造,分為纖維關節、軟骨關節及滑液關節。人體內大多數的關節是屬於滑液關節(Synovial Joints),由於此類關節含有關節腔,用以隔離形成關節骨骼的末端,讓關節有空間來分泌滑液,使骨骼在潤滑的環境下能自由活動。 在人生最初的二十個年頭,骨骼關節系統不斷生長,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關節的生長就會減慢,甚至流失損耗速度比生長來得快,因而形成各種關節的毛病。 不想自己過早出現關節痛的問題,就得要好好保養。首先是要控制體重,以減輕關節負擔。其次是要強化肌肉以鞏固關節,可選擇游泳、慢速行走等運動。如有關節錯位現象,應該盡快尋求治療,以減輕因錯位所產生的壓力,保持關節健康。此外,亦要盡量避免進行蹲踞、彎腰、上落樓梯、爬山、提重物等,增加關節負擔的動作或活動。亦要避免令關節溫度過低,可使用溫熱敷的方法,這也可以舒緩關節患處的痛楚及僵硬程度。 而蛋白多糖(Proteoglycan)是製造軟骨的其中一種成分,其功用就像海綿一樣,保存軟骨內的水分,使軟骨有減低磨擦及避震功能。研究顯示葡萄糖胺能刺激軟骨細胞生產更多的蛋白多糖,使軟骨的新陳代謝正常化,有助減少軟骨損懷。因此,在營養保充方面,可以服用葡萄糖胺或膠原蛋白即沖劑等,來幫助修復關節營養。

產後盆骨移位可致痛症

產後盆骨移位可致痛症

日期:2018年8月15日(星期一)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產後盆骨移位可致痛症 我剛去了嬰兒用品展,除了為女兒添置用品及報讀一些課程外,也有另一個任務,就是參加脊骨肌腱病症協會在會展內的活動,為市民做脊骨及盤骨檢查。 其實很多媽媽也不知道產後對盆骨的影響。產後盆骨會移位,身體自然失去平衡,令脊骨出現錯位,漸漸神經線就會受壓,形成很多痛症發生。 大約每十個接受檢查的婦女當中,就有八個說自己有腰骨痛情況,而有部份人的情況更愈來愈嚴重。她們一直以為產後腰痛是很正常的事,因此沒去做任何檢查或求醫。 其中為有一位三十歲左右的陳女士檢查盆骨時,發現左邊盆骨明顯地偏高,而右邊盆骨偏低及有旋移。再觀察她的整體姿勢,發現她有高低膊的問題,當向前彎腰時兩邊腰肌都會痠痛疲累。她的檢查結果主要是盆骨不正,讓腰椎第4,5節錯位。若不正視,腰椎神經線便會受壓,最後就會造成腳痺無力及抽筋。 原來陳女士早在數月前已出現腳痺及經常抽筋的情況,她還以為自己是疲勞所致。在接受了無痛的脊骨及盆骨矯正治療後,陳女士感覺腰部至盆骨位置的痛楚減少了,走起路來也輕鬆多。 其實,如果女士們想自我評估一下盆骨是否有移位,最方便而又簡單的檢查方法,就是站在鏡子前,看看自己前面兩邊盆骨位置是否平衡,如出現高低不平,那很有可能盆骨有移位。之後再把雙腳拍合起來,檢查膝蓋與膝蓋之間有否多過8cm的距離。如果有,這就有可能是髖關節或一邊盆骨出現外旋。定期脊骨及盆骨檢查是必需的,不要呆呆等著痛楚來臨,快快接受脊椎檢查!

長期腰痛或因脊柱側彎

長期腰痛或因脊柱側彎

日期:2018年7月23日(星期一)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長期腰痛或因脊柱側彎 在每天工作裡,最常見是長期腰痛的病人來求醫。其實一般腰痛病人不會即時找脊醫。只有長期腰痛,並曾看過中醫、西醫、骨科專科醫生、物理治療及做過針灸等,沒有效果才會嘗試找註冊脊醫求助。 最近為一位大約50歲男病人做檢查,他訴說患上腰痛已超過20年了。年輕時的他很喜歡做運動、打功夫,身材健碩得跟本看不出原來他多年來都被腰痛纏繞。 進行檢查後,便立刻轉介他去照X光,發現原來患有脊柱側彎及腰椎嚴重退化。 正正就是因為脊柱側彎而導致他長期腰痛,而治療方案就是要幫他的脊柱側彎做矯正及減少側彎度數。 由於患有側彎的人士會因長期身體不平衡,因此脊骨便出現錯位壓住神經線,日積月累就會出現痛楚及麻痹。除了腰痛之外,脊柱側彎也會影響頸痛、肩膊痛等,因為肌肉會被一邊脊骨側彎拉扯,導致長期頸緊膊痛、麻痹等情況。 希望已患有脊柱側彎的人士,如發覺有持續的腰痛、頸痛等問題,請不要輕視,因為脊柱側彎已可能變得嚴重了,可能導致神經線受壓,才會有痛症的發生。請立刻找脊醫做檢查,把握治療良機。

女士拇指外翻的煩惱

女士拇指外翻的煩惱

日期:2018年6月28日(星期四)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女士拇指外翻的煩惱 每天為病人做脊骨檢查或治療時,都會注意病人的腳及足部。理由是因為檢查腳及足部都可以令我更加了解到,病人因何原因導致痛症發生。 為黃小姐做檢查時,發現雙腳的拇指有外翻情況,可以看到拇指以下的骨頭比正常大。我再細心了解,發現如果她長時間走路,兩隻拇指對下的骨會有劇痛。外觀上雙拇指大約有25度外翻。 診所裡大約有兩成的病人有拇指外翻,男女比例大約一半。 拇指外翻的成因跟家族遺傳有關,而非在外間所說,長期穿著高跟鞋或尖頭鞋令到腳指受壓所導致。 但在日本,有一位骨科醫生發現,扁平足(足橋過低)會令拇指外翻的情況惡化。原因是內側足橋不能正常保護拇指骨,令拇指骨更加勞損,外翻角度自然增加。 黃小姐的案例是家族遺傳的拇指外翻及扁平足,幸好外翻角度只有25度,無需要做手術,但一定要配帶鞋墊。 … Read more…

前膝痛、膝頭無力與脊骨有關

前膝痛、膝頭無力與脊骨有關

日期:2018年6月14日(星期四)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前膝痛、膝頭無力與脊骨有關 診所的病人中除了腰背痛症,還有一些因前膝頭痛、膝頭無力或走路時膝頭發出聲音等問題的患者來求診。他們大多數已接受過骨科檢查、物理治療、X光或MRI檢查,而報告結果都顯示正常,可能只有輕微退化。醫生及物理治療師也只能為他們提供止痛及舒緩的治療,很快疼痛問題又再發生。 陳太是一位三十六歲的秘書,她十年前已經開始出現右前膝痛,有時走路快一點後膝頭就有聲音發出。跟一般病人一樣不停看醫生做治療,但效果並不理想,因此也影響個人情緒和心情。以陳太的年齡來說,對不是退化關節炎。她沒有做劇烈運動,只是間中跑步、做瑜珈,身重身高比例也是正常,為何會受到膝痛的煎熬? 我為陳太做了一個脊骨評估,檢查她的脊骨、盆骨、走路步姿、站姿等,再重新評估她的腰背、臀部及腿部的肌肉。答案是原來陳太有盆骨移位,導致有輕鬆長短腳,腰骨向右傾,右臀肌肉也比左邊弱。在治療方面,先要矯正腰盆,強化臀部及腰部肌肉。重新教導正確走路及跑步姿勢。另外,一定要有好的坐姿,不能蹺腳及走路要慢一點。 膝頭痛不只是膝蓋問題,要痊癒一定要從整全的方向出發,找出真正令膝頭受壓的原因。脊醫的理念就是整全(Holistic)醫治全身體,不是頭痛醫頭或止痛了事。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及強化下身肌肉後,陳太的膝頭痛及發出聲音的問題消失了。大家要記住,走路及踏步的主要動力是來自臀部肌肉,臀部發力才推動身體踏前,而不是用膝頭屈曲的腿肌肉來發力。這便可避免膝關節受到勞損了。

脊醫醫學美容改善寒背

脊醫醫學美容改善寒背

日期:2018年4月29日(星期二)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脊醫醫學美容改善寒背 醫學美容在香港主要是由西醫為客人注射藥物或做手術來改善儀容、身材等,其實醫美方案可以更廣泛。在脊醫的手法矯正中,可以為客人在無痛、無創傷的情況下改善寒背、高低肩膀、大細面、長短腳、消除頸後駝包摺痕(即富貴枕)及改善身體形態。手法矯正可為客人改善儀容和體態並不是新的理念,在日本、韓國、台灣等已經非常流行,可以在網上、youtube看到很多日本或台灣明星利用手法矯正來改善他們的儀容和身形。 一般人可能會感到疑惑,在不用打針做手術的情況下是如何可以做到呢?其實不論是頸痛、頭痛、坐骨神經痛等的病人,都會發現大家有一共通的問題,就是寒背。寒背可能聽來只是美觀問題,但事實並非如此,寒背是可以令脊骨移位造成神經線受壓等痛症發生。 侯小姐是一位36歲的收銀員,接受治療的原意是因為頸痛及深呼吸不順。初步評估時就診斷出她有寒背及窩肩,令胸部也縮起來不能挺直。雖然知道外觀不好看,但未能自己改善。因為侯小姐的工作需要經常低頭,漸漸也形成寒背,日積月累,脊骨便出現變形及移位。 我先為侯小姐做美式手法矯正頸及胸椎骨,第一次矯正後她已感覺到呼吸暢順多了,可以深呼吸不覺辛苦。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後,她終於可以挺起胸膛,頸、背的痛楚也得到消除,整體身型都比以前美觀多,人也變得有自信。除了要接受治療外,侯小姐也要學懂經常做護脊運動,和選擇合適的內衣來幫助維持脊骨健康及身型。 脊醫醫學美容不斷進步,這個整體性、無痛性、無創傷性的概念是現今大部分都市人所追求的。

先天性脊柱裂

先天性脊柱裂

日期:2018年5月16日(星期三)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先天性脊柱裂 先天性脊柱裂(Spina Bifida)是一種神經管發育缺陷。病原是胎兒的脊椎骨及神經管未能順利閉合的先天性障礙。其主要可分為三類型,包括隱性脊骨裂、脊髓膜膨出及脊髓脊髓膜膨出。 最常發生在嬰兒身上(大約5%)的是隱性脊骨裂,症狀是最輕微的。另外兩種的發病率比較低,約一萬個嬰兒會有一位患上,而大多數都是發生在下背部位置。 隱性脊骨裂的一般表面症狀包含椎間局部有毛、凹窩、暗斑或腫脹,成因可以是遺傳或環境因素。有報告指出,若父母其中一人或已有子女曾患有脊柱裂,那接下來的下一胎孩子患病率是大約多4%。另外,如果妊娠期間攝取不足夠的葉酸,也可造成脊柱裂。在診斷方面可以為孕婦做羊膜穿刺及超聲波檢查,若果羊水中含有高量的胎兒蛋白,患脊柱裂的機會則相對較高。 若真的檢驗出嬰兒患上了脊柱裂,家長們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大部分脊柱裂都是隱性的,很多時也不需要即時醫治,但脊髓脊髓膜膨出就要做手術治療。 當嬰兒漸漸長成人,這個隱性脊骨裂會有15%的機會變成另一種脊骨病症,就是脊骨滑脫。因為先天的脊骨不能固定,因此當成長後,腰椎第四、五節會容易向前滑脫,而導致壓住腰椎神經線,造成腰痛及腳痺。患者可透過X光片清楚地確診是否因隱性脊骨裂而導致脊骨滑脫。在治療方面,如果不是4或5級的滑脫就不需動手術。而非手術治療的話,可以使用脊醫手法矯正來治療。使用準確的矯正治療,再配合物理治療來止痛和消炎,效果會更理想。

脊椎問題對懷孕的影響

脊椎問題對懷孕的影響

日期: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 報章:都市日報 標題:脊椎問題對懷孕的影響 在我的女病人當中大約有四成是在適婚年齡,她們來診所主要是因為脊骨出現了問題導致痛症發生。最常見的是腰痛及坐骨神經痛,成因是由於長期坐下、缺乏運動、蹺腳坐的壞習慣及穿高跟鞋等。再加上現今都市手機及電腦的廣泛使用,更加令我們的日常姿勢提早出現問題,直接影響脊椎弧度及健康。而脊骨錯位是可以令盤骨出現不正的情況,因為腰椎及盤骨是由薦髂關節(SI Joint)互相連接的,萬一盤骨錯位就可以影響懷孕,輕則是懷孕時經常感到腰痛、盤骨拉扯;重則可以影響胎兒位置,出現胎位不正、早產等問題。 在國際兒童脊骨協會(International Chiropractic Pediatric Association)的文章中,也經常要求所有註冊脊醫為他們的適婚或準備懷孕的女病人做盤骨及脊骨矯正,確保盤骨正位。以下五點可以給女士們作自我測試盤骨是否正位。如出現其中一項都應該找脊醫作詳細檢查及治療。 … Read more…